小时候“喂猪”的野菜,夏季祛湿疹和痱子的“良药”!
夏天又湿又热,皮肤上莫名地就会起一片一片的红色小疹子,瘙痒难耐,忍不住用手抓,抓破了还会留出水,这就是湿疹了。尤其是一些过敏体质的宝宝,夏季湿疹反复太难受了。

夏季多发的痱子、汗疱疹、痘痘等皮肤问题,也跟湿热有关。
这时候最适合吃一种食物——马齿苋,这是一种在南方和北方都很常见的野菜,夏季生长最为旺盛也最为新鲜,喜欢长在高温高湿的环境,所以是个不怕热也不怕湿的主儿。这种抗热耐湿的性子,正好能为我们所用。
它既可以清心火,又可以散肺热,对待各种湿热引起的小问题,效果都不错。

关于马齿苋的妙用,唐朝时就有记载。
唐宪宗时期,西川叛乱,宰相武元衡新任西川节度使,前去平定叛乱。不料,武元衡刚到任不久胫骨上就生了个臁疮,瘙痒发热,鸡肉糜烂,脓血淋漓。时至炎夏,病情反复把他折磨得痛楚不堪,最后竟无法胜任镇抚西川的重任,被调回京都,由太医诊治,然仍是久治不愈。后来还是一名小吏提到一“偏方”,才让武元衡脱离了臁疮的困扰。
这道“偏方”就是马齿苋。采用新鲜的马齿苋,捣烂,敷在疮口,每日换药即可。后来马齿苋还被载入医学专著《兵部手集方》,再后来,李时珍将它写进《本草纲目》,记载马齿苋可散血消肿,利肠滑胎,解毒通淋,治产后虚汗。
推荐马齿苋的几种吃法:
1. 清炒
马齿苋常见的吃法就是和大蒜一起做蒜香马齿苋,油锅烧热之后加入切好的蒜末,爆香加入马齿苋翻炒,加入简单的调味料就可以出锅装盘了。
2. 凉拌
马齿苋另一种常见的吃法就是凉拌着吃了,开水焯过之后,冲一下凉开水,加入香油、盐、葱蒜等调料拌匀即可,口感香脆。

3. 煮粥
马齿苋也可以用来煮粥。将马齿苋洗干净,切碎,待大米煮烂之后加入,继续煮至大米熟透,加入少量盐拌匀即可,这种吃法相比清炒和凉拌,会少一些酸味,非常清淡爽口,营养价值也很高。
4. 做包子/饺子
将马齿苋洗净,焯一下水,切碎,包进包子或饺子里蒸熟即可。也可以根据个人口味,在馅里加点肉沫进去。
5. 摊饼
同样是将马齿苋洗净、焯水、切碎,加入面粉、鸡蛋、盐调成糊状,放进电饼铛里摊成薄薄的饼即可。
另外,马齿苋还可以煮水用来洗澡,长湿疹、痱子都适用。

马齿苋不仅能祛湿热,还有清肝明目的功效,熬夜多的时候,眼睛红,脾气暴,也可以适当吃一点。
注意事项:
1. 小朋友肚子受寒、拉肚子时,不要食用。
2. 小朋友风寒感冒时,不要食用。
3. 孕妇不要食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