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高专栏

爱吃辣不得糖尿病可能是真的!那要怎么吃呢?

2022-05-23 17:09:21 吃对了嘛

吃对了嘛

怎样预防糖尿病?我国科学家做了很多研究。其中有一项研究非常有趣——研究吃辣和糖尿病发生风险的关系。


这项研究由上海交通大学宁光院士团队开展,研究方法很有趣——


第一步:根据搜索平台和购物/外卖APP的数据,纳入了超2亿中国人的饮食偏好样本;


第二步:从“2010年中国非传染性疾病监测”中获得代谢相关数据,然后分析饮食偏好、地理分布与糖尿病风险之间的关系。

吃对了嘛


中国人的饮食偏好,被归类为3类烹饪方式(油炸、烧烤、速食)和3种口味(辣、麻、甜)。


参与调查的大多是中青年,35岁以下的人超过七成。


研究发现,在饮食偏好方面,中国不同地区的居民,表现出了显著区别。


简单总结一下:


  • 北京、东北、海南,更喜欢小烧烤和油炸食物;

  • 以四川为中心的西部地区,更爱吃辛辣和麻辣;

  • 东南沿海和京津地区,更爱吃甜。(京八件和大麻花:快来吃我呀!)


另外,性别、年龄、地理、气候和经济因素,也会对口味产生影响:


1.年龄


随着年龄增长,人会更加喜欢清淡的食物。与其他口味偏好的下降幅度相比,老年人对火锅、烧烤的偏好下降幅度更大。


(想想每次带爸妈出去吃饭,他们是不是更爱吃炒菜?)


2.性别


相比男性,油炸食品和甜食更受女性欢迎,在女性中的比例比男性分别高出33%和35%。女性更偏爱辛辣食物。而其他饮食偏好在两性之间没有显著差异。

吃对了嘛

吃对了嘛


3.纬度


高纬度地区的居民更喜欢油炸食品(天气冷更需要脂肪御寒),高海拔地区的居民对烧烤和甜食似乎没那么喜爱,但更偏好麻辣食品。


4.气候


1月份平均气温较低的地区,居民更偏好油炸食品;7月份平均气温较高的地区,居民对麻辣食品的偏好较低,对甜食的偏好更高。(广东人:这个我熟)

吃对了嘛


接下来,就是这项研究的重点了——食物偏好与糖尿病等疾病的关系。


简单来说,这篇论文的结论就两句话:


油炸、烧烤和糖尿病、高血压都是正相关。


甜食和糖尿病正相关;麻辣和糖尿病、空腹/餐后血糖负相关。


咱们首先说一下:任何一项研究都有其局限性,这项也不例外。


这个研究是基于网络搜索结果和外卖订单的,不一定反映真实世界的结果。因为它在样本上存在一定的偏差。比如,有些人可能经常自己做饭或直接下馆子。


所以,这项研究更多反映的是,“喜欢上网搜索以及经常叫外卖”的群体。但是,研究结论仍然是有参考价值的。

吃对了嘛


再来分析,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。


我们先看油炸和烧烤食品。


油炸这个过程对食物的影响包括:


  • 增加更多的油脂;

  • 降低含水量;

  • 更加酥脆可口。


简而言之,就是让你摄入更多的热量,而烧烤也有类似的影响。


热量摄入过多对糖尿病、高血压的影响,不需要多说了吧?


另外,经过高温处理的食物可能含有一些有害物质,比如反式脂肪酸(TFA)和晚期糖基化终产物 (AGEs),这些物质也被证明会促进代谢性疾病的发生。


至于甜食,过去的研究表明,摄入过量的果糖和蔗糖,可能是代谢疾病的潜在病因[3]。


因此,油炸、烧烤和甜食,都会提高糖尿病等代谢疾病的风险。

吃对了嘛


这个问题的准确答案,还在研究当中。


但是一些研究发现,辣椒素水平与降低空腹血糖水平,以及胰岛素水平有关。


吃含辣椒的饭菜,会增加能量消耗和脂肪氧化,这可能有助于减少肥胖、糖尿病等疾病的风险。

吃对了嘛


还有一项研究表明,经常吃辣椒可减轻餐后高胰岛素血症。


辣椒可能通过增加肝脏的胰岛素受体的数量和/或亲和力,导致胰岛素清除率增加,进而改善膳食引起的高胰岛素血症。


需要注意一点,也不能忽略麻辣食物可能存在的高油、高盐问题,这对血糖、血压控制不利。


所以,饮食总的原则还是:少油、少糖、控盐!


如果本身不爱吃辣,或者吃辣之后会感觉不舒服,倒也不用为了“预防糖尿病”而勉强自己吃。


论文作者宁光院士也表示:“我不是让大家去吃辣,但从研究来看,麻辣在一定程度上能起到预防糖尿病的作用。”


如果可以接受辣味食物,适当吃点辣,没准还能在享受美食的过程中,顺便帮你控制一下血糖。


来源:腾讯医典

首页
食谱
新闻
联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