体控专栏

坐月子胖起来是好事?越补对孩子越好吗?

2022-05-20 13:59:29 吃对了嘛

“坐月子”非常辛苦。喂奶、拍嗝、哄睡等一系列哺乳过程是昼夜无休的“循环反复”,仅这项工程就足够体现“母爱”的伟大。

关于“坐月子”这件事,来自婆婆妈妈、七姑八婆等长辈以及各路人士的各种念叨,被“众说纷纭”,情况似乎有点复杂。

比如,“坐月子一个人吃,管两个人,胖起来是好事。胖了才算月子坐好了!”情况是这样的吗?

坐月子.jpg

我们来说下孕期以及产后哺乳期生理吧。

  • 产后哺乳期生理现象:产褥汗

“产褥汗”是产后的正常生理现象,持续约1周左右。这是由于孕期血容量于妊娠6-8周开始增加,至妊娠32-34周达高峰,整个妊娠期间血容量增加30%-45%,平均约增加1500ml。孕期细胞外液等体液也有增加。

分娩后,身体进行自我调节,通过“皮肤”出汗、“尿路”小便等途径调整到孕前血容量等生理状态。也因此,在产后初期体重下降1-2公斤是个很普遍的现象。

如果体重在这个时段上涨,就可能需要考虑是不是能量摄入过剩了?

  • 孕期体重增重相关

孕期平衡膳食和适宜的体重增长,使孕妇身体有适当的脂肪蓄积和各种营养储备,有利于产后泌乳。

正常情况下,孕期增重中有3-4kg的脂肪蓄积是为产后泌乳贮备的能量,母乳喂养有助于这些脂肪的消耗和产后体重的恢复。这些孕期储存的脂肪可在哺乳期被消耗提供能量。

  • 母乳消耗能量

哺乳期对能量需要量增加。每产生100ml乳汁需要能量85kcal。哺乳期前6个月泌乳量平均每天为750ml,则需能量约650kcal。

而乳母孕期储存脂肪在哺乳期被消耗用于提供能量,以哺乳期为6个月、储存脂肪为4kg计,每天可由储存脂肪提供能量200kcal,那么剩余能量从饮食中增加摄入量来满足需要。

哺乳期并非能量摄入越多越好,多余的能量会以脂肪的形式储备,并不利于健康和体型恢复。

吃对了嘛

  • 传统“坐月子”的误区

“坐月子”是中国的传统习俗,其间常过量摄入动物性食物,致能量和宏量营养素摄入过剩。

哺乳确实是月子生活中挺重要的部分。我们以母乳中的能量营养素-蛋白质含量来举例说明一下,母乳中蛋白质平均为1.2g/100ml(1-2g/100ml),正常情况下每天泌乳约750ml,所含蛋白质量为9g左右。

母体饮食蛋白质转变为乳汁蛋白质的有效率为70%,如果饮食中蛋白质生物价不高的话,则转变为乳汁蛋白质的效率将更低。

因此无特殊禁忌的话,推荐哺乳期饮食中蛋白质供给较未怀孕时增加25g蛋白质。25g蛋白质,差不多是一杯250ml 牛奶再加上约一个手掌心大小的肉(100g)的摄入量。

哺乳期增加的能量也好,蛋白质也好,都并非越多越好。

吃对了嘛

哺乳期妇女的膳食仍是由多样化食物组成的营养均衡的膳食,鼓励产褥期食物多样不过量[2]。如果遇到特殊情况,比如患有甲亢,或者双胞胎宝宝都要母乳喂养等,具体量可以咨询医生或营养师。

综上所述,我们常常以为的“坐月子”不胖才怪,真的是这样?这件事还是得听听专业的。

出处:营养学硕士注册营养师、中国营养学会会员吴向琳

首页
食谱
新闻
联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