痛风患者,所有海鲜都不能吃吗?(附鱼虾蟹贝类嘌呤含量表)
2022-05-20 12:11:50
吃对了嘛
痛风源于高尿酸,而尿酸是嘌呤的代谢终产物,因此很多痛风患者简单地认为,一定要杜绝所有像海鲜这样的高嘌呤食物,否则不利于病情控制。
其实,这样的想法是片面的。
我们必须要知道,导致痛风的主因,是内源性代谢紊乱,而非简单的外源性高嘌呤含量食物的摄入。
因此,痛风患者并不是在任何阶段都必须对所有富含嘌呤的食物一律严格“忌口”,在尿酸控制正常、非痛风发作阶段,偶尔少量进食对健康影响较小。
此外,海鲜包括一大类食物,而且并非所有的海鲜嘌呤含量都高。
高嘌呤含量的水产有鱼干、鲭鱼、凤尾鱼、海鲈鱼等海鱼,干贝、蛤蜊、牡蛎等贝壳类。
中等嘌呤含量的海鲜有鳕鱼、螃蟹、乌贼等。
低嘌呤含量的海鲜有海参、海蜇等。
所以海鲜嘌呤含量不可简单一概而论,在饮食选择上更不能“一刀切”。
实际上,虽然饮食对尿酸水平的影响有限,单纯的饮食调整往往也达不到治疗效果,不过合理的饮食控制对治疗痛风是非常重要的。
痛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除了控制高嘌呤食物的摄入外,还要减少食用可导致内源性尿酸生成的高糖和高热量食物,比如糖果、蜜饯、果汁和油炸食物等。
这些食物虽然本身并不含或含有极低的嘌呤,却会导致尿酸水平迅速增加,从而导致痛风的急性发作。尤其是在尿酸控制不佳或痛风急性发作期,一定要从食谱中去掉此类食物。
嘌呤含量等级:
高嘌呤食物:大于150毫克/100克;
中嘌呤食物:100~150毫克/100克;
低嘌呤食物:小于50毫克/100克。
部分鱼虾蟹贝类嘌呤含量 |
鲅鱼(烤) 452 |
面条鱼(干) 383 |
鲭鱼 298 |
凤尾鱼(香辣) 263 |
泥鳅鱼 247 |
鳕鱼(烤) 230 |
海鲈鱼 227 |
鲅鱼 214 |
黑鱼(熟) 214 |
鸦片鱼 211 |
鲟鱼(熟) 202 |
红头鱼 195 |
鲫鱼(熟) 190 |
鱼片(烤) 188 |
鲶鱼 187 |
鱼肝 185 |
深海鲐鱼(酱汁) 179 |
鲽鱼 175 |
鱼翅(干) 174 |
虹鳟鱼 172 |
鱼片 169 |
黑鱼 169 |
三文鱼 168 |
海鲈鱼(熟) 165 |
黄花鱼 165 |
河鲈鱼(熟) 165 |
草鱼(熟) 162 |
刀鱼 161 |
白鱼(熟) 160 |
鲫鱼 154 |
白鱼 153 |
棒棒鱼 149 |
怀头鱼 147 |
大马哈鱼(熏熟) 147 |
金鳟鱼 146 |
鲢鱼 141 |
棒棒鱼(熟) 138 |
梭鱼 137 |
象鱼 135 |
草鱼 134 |
比目鱼(熟) 134 |
河鲈鱼 133 |
鱼肉松 131 |
金昌鱼 130 |
金枪鱼(美味) 130 |
河豚 129 |
武昌鱼 128 |
鳝鱼 127 |
罗非鱼 126 |
鲤鱼 122 |
桂鱼 121 |
编织鱼 119 |
鳗鱼 117 |
大马哈鱼 117 |
章鱼片 116 |
鲟鱼 114 |
桂鱼(熟) 111 |
甲鱼 110 |
比目鱼 104 |
鲽鱼(熟) 85 |
沙丁鱼 82 |
河豚(熟) 78 |
鳕鱼71 |
多宝鱼 70 |
银鳕鱼 65 |
晶鱼 58 |
鱼翅(发后) 36 |
银鱼 23 |
部分鱼虾蟹贝类嘌呤含量 |
烤虾 389 |
干对虾 349 |
鲜对虾 101.5 |
干虾仁 345 |
江虾(熟)265 |
江虾(生) 231 |
皮皮虾(生) 254 |
皮皮虾(熟) 200 |
海米(小虾米) 220 |
基围虾(生) 187 |
基围虾(熟) 174 |
青虾 180 |
小龙虾 174 |
龙虾(澳洲) 163 |
河蟹黄(熟) 182 |
河蟹黄(生) 180 |
河蟹肉(生) 167 |
河蟹肉(熟) 144 |
河蟹(生) 147 |
冬蟹(熟) 137 |
大闸蟹(熟) 121 |
贻贝 414 |
毛蚶(熟) 343 |
生蚝 282 |
缢蛏(小人仙) 276 |
海兔 266 |
牡蛎 242 |
扇贝 235 |
蚬子(熟) 206 |
蚬子 180 |
干贝 193 |
鲜贝 167 |
蛏子(熟) 193 |
牡蛎(熟) 193 |
干鲍鱼 171 |
鲜鲍鱼(熟) 112 |
大马哈鱼籽 136 |
大海螺 95 |
小海螺 97 |
鱿鱼 244 |
鱿鱼丝 106 |
八爪鱼 198 |
干海参(发后) 18 |
鲜海参 8 |
海蜇丝 9 |
数据来源:《中国食物成分表标准版第6版第二册》
出处: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于康教授